深圳南山出新政应对区域竞争:人才最高奖励60万,国资基金单项目允许100%亏损|界面新闻

AFtr9qmm 35 0

界面新闻记者|戈振伟

3月25日,深圳市南山区出台《支持创新创业"六个一"行动方案》,围绕“一个人”“一间房”“一张桌”“一笔钱”“一场景”“一条龙”六个维度推出15条具体举措,覆盖人才引进、空间支持、资金扶持、场景开放、企业服务等关键环节。

这份有效期两年的政策文件,既包含对AI、机器人等重点产业人才个人最高60万元的奖励,也涉及允许国资基金单个项目100%亏损的大胆突破,折射出这个“广东经济第一区"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试图重塑创新生态优势的紧迫感。

具体来看,政策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。针对实习求职群体推出"感知南山"体验券,每人可获520元补贴。新引进的重点高校毕业生中,全日制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别可获得最高3万、5万元生活补贴,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青年骨干人才奖励额度更攀升至60万元。这些措施直指年轻人才在深圳高昂的生活成本痛点,试图通过初期扶持增强人才粘性。

在初创企业最为关切的物理空间支持方面,AI生态社区"模力营"将提供超5万平方米空间,入驻团队最高可享两年免租,后续租金降至市场价30%-70%;"零租加速营2.0"计划同样推出超5万平方米空间,对入驻企业实行3-6个月免租期,部分优质项目甚至可享"无上限"免租优惠。

资本端的创新突破尤为引人注目。总规模5亿元的战略直投基金打破国资传统风控逻辑,允许单个项目最高100%亏损,这在强调保值增值的政府基金运作中实属罕见。

深圳南山出新政应对区域竞争:人才最高奖励60万,国资基金单项目允许100%亏损|界面新闻-第1张图片-娱乐资讯头条生活新闻网

从这份行动方案商看,南山区是从人才,产业、资金,营商环境等科创产业链上重点发力,既包含对AI、机器人等重点产业人才的激励,也涉及允许国资基金单个项目100%亏损的大胆突破。

据了解,该基金由区属国企南山战新投全额出资,重点投向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。政策同时设计创投联动机制,对投资南山企业6家及以上的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跟投支持。债权端,南山区将发起实施“千亿融资行动”,鼓励银行推出南山专属信贷产品,目标新增科技企业融资1000亿元。目前,首批已有56家支行机构入选“千亿融资行动”合作金融机构,推出了127款特色金融产品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此次政策与深圳市"耐心资本"战略形成呼应。种子基金与跟投机制的组合展现出南山的“大胆”姿态,不过,政策落地效果仍有待观察。

应用场景开放方面,政府通过"揭榜挂帅"机制为技术转化铺路,发榜方与揭榜方可分别获最高300万、500万元资助。初创企业还可享受医疗、教育等配套服务的"绿色通道"。

南山区作为“广东经济第一区”,2024年其GDP突破9500亿。2025年,南山区有望成为深圳及广东首个GDP破万亿的区。

南山区的优势产业是第三产业,其中以软件与信息服务、网络与通信产业为主,代表企业分别是腾讯和中兴通讯;南山区的第二产业则相对薄弱,主要由于南山区工业用地稀缺,发展科技制造业存在天然短板,工业增长潜力相对不足。

对此,南山区提出,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坚持实体经济为本,力争在第二产业上持续占据GDP的30%左右。2025年,南山将加速建设红花岭基地等强载体,并推进留仙洞片区利益统筹及杨门、王京坑等工业区的综合整治提升,以构建“总部研发+高端制造”的10公里产业带。

纵观南山区多年的发展,其经济保持增长的核心是在硬科技赛道上持续的卡位能力。在当下炙手可热的产业赛道上,总能频繁地看到南山企业的身影。以深圳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为例: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,其中涉及南山区的有3个,全市获批的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,有7成在南山;南山区机器人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约3成,在具身智能领域集聚了20余家优质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机构。

而且,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科学研究前移,南山的鹏城实验室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、深圳高新区“三大国家级战略科技平台”正在发挥知识创造策源地的作用,助力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。

但是,南山此次政策的密集出台,仍难以脱离区域竞争的压力。从其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看,在广州黄埔区推出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若干措施、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推出“对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”后,深圳这个传统科创强区正面临产业资源、人才争夺的现实挑战。

来自长三角区域的竞争压力尤为明显。“杭州六小龙”的出圈,其背后原因被认为是与杭州当地的政策密切相关。比如,杭州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专项政策,为科创企业提供税收减免、研发补贴和绿色通道等支持,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,让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中。

在此背景下,南山区作为深圳的科创中心,其政策设计的目的性更加明显,旨在进一步激发当地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。当土地、劳动力等优势不在,如何通过政策供给重构创新生态,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新赛点。南山区此番政策的效果,也关乎其能否在2025年冲击万亿GDP大关。

  • 远未脱离困境,分析师称苹果股价或再跌近30%,年内已累跌超20%|界面新闻
  • 贵州黔西游船倾覆事已致3人死亡,事发时天气骤变|界面新闻 · 中国
  • 季节性因素叠加外部环境变化,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%|界面新闻
  • 打新早报|特斯拉产业链浙江华远、半导体概念胜科纳米今日申购|界面新闻 · 证券
  • 曾想“蛇吞象”收购修正药业的吉药控股走向退市|界面新闻
  • 大湾区楼市“小阳春”亮眼:深圳新房网签环比增长67.5%,广州二手房成交破万套|界面新闻 · 地产
  • 美股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上涨,中国资产表现亮眼|界面新闻
  • 贵州黔西游船发生侧翻事故,现场游客发声|界面新闻 · 快讯
  • 高盛再度上调美国衰退概率至45%,并预测未来一年或将降息200基点|界面新闻
  • 高盛警告:美元正遭遇结构性贬值|界面新闻
  •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,美国再工业化梦想难实现|界面新闻
  • 在中国为中国,跨国车企把营销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 | 2025上海车展|界面新闻 · 汽车
  • 专家建议适当调高东部省份债务额度,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|界面新闻
  • 优衣库线上订单不再支持到线下门店退货|界面新闻
  • 荷兰个护品牌Rituals加速进中国,瞄准长三角和大湾区|界面新闻 · 时尚
  • 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